
这是一台可沉浸、 善沉浸的身边主题曲
艺术源自生活,但又高于生活。
是生活这个最大的身边主题,滋养出了这台“内容即流量”的可沉浸的舞台剧。
贫穷是一个世界性的磨难,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勇敢地超越了这一绝望,成为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!
中国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洋溢在脸上,联合国和世界人民的好评目光,集中投射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“战贫史”。
湖南,湘西,十八洞村。中国脱贫攻坚的经典微战场。
她带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并在这里首倡“精准扶贫”重要论述的高光流量,但也带有践行总书记指示精神、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的意志图腾和精准施策,她是“精准扶贫”的时代缩影!她是千千万万曾经挣扎在贫困线上老百姓的身边曲。
诚如列宁所指出:“艺术是属于人民的。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。”
琴弦不拨,不会自鸣。
这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
于是,《大地颂歌》的时代构想在湖南开花结果。
于是,才有了这台一举打破常规艺术表现手法,运用集成式、创新式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,将歌、舞、音乐剧等有机融合,以大型史诗歌舞剧的形式,演绎新时代的奋斗史诗的歌舞剧。
同时,这还是一个沉浸即流量的时代。
于是,舞台上全方位地融入了最新的科技手段,大量应用LED大屏、电脑操作编程的机械装置等,让场景、演员、观众互动,呈现真实的场景,让观众有更加沉浸式的体验。
这是一台直击柔软、 拨动心弦的情景再现剧
“把君衫袖望垂杨,两行泪下思故乡。”
十八洞村是十八洞人民的故乡,十八洞村也是千千万万个“神似”的众多中国人的故乡!
《大地颂歌》因故乡而共鸣,因相同的环境、不同的命运而共鸣!
在“形似”与“神似”之间,她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,击中了我们的内心深处。
在《大地颂歌》的舞台上,谷智鑫饰演的男主角龙书记,原型就是十八洞村的前三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:龙秀林、石登高、麻辉煌。
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,从“秀林”到“登高”再到“辉煌”,三任队长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行,但他们是切切实实地来自于现实中的普通党员干部。
同时,舞台呈现的那些凡人故事,也全部是真实的存在: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;留守儿童小雅因照顾生病的奶奶失学,在地上画着妈妈的模样;单身汉脱贫后,在相亲大会上抱得美人归;牺牲的扶贫干部黄诗燕的妻子和义务扶贫人王新法的女儿,在彻骨的思念中理解了逝去的亲人……
真实是最强大的说服力,真情是最贴近的感染力。正是这些真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,在记录中讲述,在讲述中演绎,由此才能更好地拨动心弦,引发破阵的情感共鸣。
这是一台值得宣传、 真情参与的宣传盛宴
“金凤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”
好的作品呼唤好的宣传、好的参与,这是网络时代的金凤玉露。
在“视频=互联网”的今天,舞台剧,正是人类最初沟通的场景形式之一,也是人类传播的最高形态,还是最符合人性的沟通方式。
在正式公演之前,《大地颂歌》就“名声在外”,从服饰设计到灯光舞美,从原型人物到演出演员,均被各大央媒及省内外主流媒体关注报道,并以快闪、海报、短视频、图集等形式提前“预热”,引起大众兴趣。湖南日报、湖南卫视、红网等刊发“幕后”“揭秘”等系列报道,“爆料”台前幕后的准备工作,再次引动人们好奇心。
观潮君注意到,这波宣传热潮来自媒体的推动,也来自演职人员的主动参与,还来自现场观众的口口相传,这是一场接力传播的宣传盛宴。
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
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。
责编:周诗皓
来源:雨湖区融媒体中心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